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作为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产业,化妆品行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尤为敏感,许多诺贝尔奖项深刻影响了化妆品行业的技术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跟诺贝尔奖有关的护肤科学。


【辣椒素受体和冷觉受体】
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者: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
获奖时间:2021年
获奖成果: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戴维·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一种从辣椒中提取的刺激性化合物,能产生灼烧感)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上对热做出反应的感受器。阿登·帕塔普蒂安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的新型感受器。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引发了研究热潮,使得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理解迅速增加。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化妆品领域专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敏感肌人群的皮肤容易灼烧、发痛、发红、发痒等症状,是因为皮肤屏障受损,激活了他们的TRPV1辣椒素受体,引起皮肤血管、神经的反应性,促进炎症与免疫反应,又导致了上述临床症状。

因此基于TRPV1基因的表达原理,我们可以开发出针对TRPV1基因的拮抗剂,通过TRPV1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能在数分钟内缓解皮肤瘙痒、刺痛等症状,所以抗TRPV1辣椒素受体的研究成果运用在针对敏感肌人群的护肤品当中较多。


【低氧因子】
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者: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和彼得·拉特克利夫
获奖时间:2019年
获奖成果: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

科学家发现一旦细胞进入到低氧状态,就会出现一种叫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蛋白质复合物来主导大局,努力恢复氧气供应,尽量减少缺氧的影响 。比如说增殖红细胞运输更多氧气,增加血管生成提高局部的氧气供应,改变代谢方式减少细胞氧气消耗等等。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在皮肤上,HIF能够调节丝聚蛋白表达,并在皮肤屏障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HIF-1可以调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因而对维护皮肤的稳态、损伤愈合、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新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HIF在角质形成细胞中还能调节抗菌肽的生成。


【昼夜节律】
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者: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和迈克尔·杨
获奖时间:2017年
获奖成果: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昼夜节律,也称生物钟,是生物体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使机体广泛的生理功能产生约24小时的规律波动。

和我们的作息一样,皮肤也有昼夜节律,熬夜其实就意味着打破了生物钟的规律,这会造成节律蛋白含量变化,而蛋白则能够分泌因子改变细胞状态,影响细胞的增殖、合成,导致皮肤胶原蛋白降解、水分流失,从外表看上去皮肤衰老、缺水、暗沉。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皮肤的生物钟主要由皮肤中几个重要基因控制(CLOCK, BMAL,PER,CRY),皮肤水分流失、细胞增殖、皮肤血液流动、皮肤温度、皮肤脂质分泌、皮肤伤口愈合、DNA修复、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与降解等与皮肤有关的状态都有周期变动。理论上来说,调控生物节律指挥细胞进行皮肤屏障修复,帮助皮肤恢复正常的生物钟,能从源头的地方解决衰老、黑色素沉积等皮肤问题。


【细胞自噬】
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者:大隅良典
获奖时间:2016年
获奖成果:发现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自噬意为自体吞噬,是真核细胞对持续性内外刺激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在各种代谢压力下,细胞内的蛋白质、细胞器和胞质通过自噬作用被包裹,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消化再利用。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简单来说就是:细胞自噬是细胞吃掉自己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生成新的细胞器,实现细胞内成分循环利用的过程,从而恢复细胞活力。细胞自噬在肌肤屏障功能、衰老、皮脂分泌、色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应用于科学护肤领域的诺贝尔奖有哪些?


除了以上提及到的科学研究,DNA修复机理、端粒和端粒酶、水通道蛋白等诺贝尔奖成果也都推动了化妆品技术的发展,为化妆品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发现能够应用于化妆品领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继续阅读: 护肤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资讯

资讯排行榜